媒體素養融入國語文教學

陳順孝
陳順孝網誌
Published in
18 min readMar 31, 2023

--

— — 技術型高中的策略與資源

壹、導論

謝銘鍵,高中美工科畢業,在花蓮縣玉里鎮務農;他自學電腦,用「小畫家」畫漫畫、用手機拍影片,幽默呈現農活,上網傳遞「種田也可以很搞笑」的觀念。2016 年 , 強颱莫蘭蒂侵襲臺灣, 玉里農田慘遭淹滅,報紙和電視沒派記者採訪,謝銘鍵決定自己拍片報導;他在雨中游泳進入水淹及胸的稻田, 拔出一株泡水的稻子, 說明稻子泡水會變成有殼無米的「空包彈」,毀掉收成,他配樂自嘲「我想哭, 但是哭不出來」, 希望政府協助解決。他將影片放上 Facebook,超過百萬人次觀看,大眾媒體紛紛引用報導,促使政府正視處理。

黃偉翔,新北高工畢業,考入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,再進入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。在台大選修媒體素養課程,透過比較各家媒體的報導,看到大眾媒體的立場和偏見;他回想自己高工時深感被歧視,與大眾媒體的偏見有關,因此在2014年創辦獨立媒體《技職3.0》,書寫技職人的專業、貢獻,並且出國採訪有「技職奧運」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,記錄技職人奪金的榮耀故事,吸引大眾媒體跟進報導,喚起社會對技職人的肯定、尊敬;2018年轉型成立非營利組織「Skills for U」,用技能做公益、與社會對話,2020年,黃偉翔當選十大傑出青年。

謝銘鍵和黃偉翔都是技術型高中畢業生,他們在閱聽大眾媒體的過程中發現,大眾媒體對非都會區(如玉里鎮)未加重視、對部分社群(如技職人)存有偏見,他們因此製播自己的影片、書寫自己的報導、創辦自己的媒體,來填補大眾媒體的疏漏、導正大眾媒體的觀點;他們實踐思辨內容、創造內容的媒體素養,也展現表情達意、有效溝通的國語文能力。他們的故事說明,媒體素養與國語文教學可以相互融合,幫助公民展現自我、澄清誤解、爭取權益、改良社會。

本文探討媒體素養如何融入技術型高中國語文教學,筆者將先說明媒體素養和國語文教學的核心意涵,然後探討兩者融合的可行策略和可用資源,最後提出融合的願景。

貳、媒體素養與國語文教學要點

要融合媒體素養和國語文教學,先得瞭解兩者的意涵。

在媒體素養方面,我國教育部在 2002 年 10 月公布《媒體素養教育政策⽩⽪書》,強調要培養公民五項基本能力:瞭解媒體訊息內容、思辨媒體再現、反思閱聽⼈意義、分析媒體組織、影響和近⽤媒體。白皮書公布時,報紙、電視等大眾媒體仍居主導地位,Facebook、YouTube等數位平台尚未誕生;因此,白皮書對公民的定位偏向接收資訊的閱聽人,對媒體的界定偏重大眾媒體,強調的素養側重評估,也就是批判性理解大眾媒體內容。

20年後的今天,網路和數位平台深入大眾生活,公民角色和媒體生態丕變,公民從單向接收資訊的閱聽人,轉變為既能收訊也能傳訊、既能創造資訊也能使用資訊的創用者;媒體也從大眾媒體獨尊,演變成大眾媒體與數位平台、利基媒體、個人媒體爭輝競合。媒體素養教育的意涵也需要與時俱進,聯合國和歐盟就先後提出新的媒體素養架構。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3年發表《全球媒體與資訊素養評估架構:國家狀況與能力》,提出「媒體與資訊素養」三要素:(1)近用(Access):瞭解需求,從多種來源中搜尋、獲取、存儲資訊與媒體內容;(2)評估(Evaluation):理解、評估、評價和組織資訊與媒體內容;(3)創造(Creation):創作資訊、媒體內容或知識,與他人交流、溝通,實踐民主參與,並監督資訊、媒體內容和知識生產。

歐盟執委會教育與文化部門則在2018年公布的《歐洲的媒體素養教學:中小學教育有效實踐的證據》報告中,提出媒體素養五種基本能力框架:(1)近用(Access):熟練地查找和使用媒體、資訊和通訊工具,與他人共享適當且有用的資訊;(2)分析和評估(Analysis and evaluation):理解訊息,並使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訊息品質、真實性、可信度與觀點,同時考慮訊息的潛在影響或後果;(3)創造(Creation):創作媒體內容來表達自我;(4)反思(Reflection):落實社會責任和倫理原則;(5)行動/能動(Action/agency):透過媒體來開展行動、參與社會,成為具備民主價值和態度的積極公民。

質言之,媒體素養教育的意涵,已經從評估大眾媒體內容,擴及近用多種資訊來源、評估資訊品質和觀點、創造媒體內容,以及反思倫理與責任、開展傳播行動和參與社會。

在國語文教學方面,技術型高中國語文課綱基本理念強調「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的知能」、「幫助學生了解並探究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」、「獲取專業知識和跨領域學習」;課程目標著重「透過聆聽、閱讀掌握各類文本表述的要素,並運用於口語表達與寫作,使學生能發展思考和見解,注重理性和感性的溝通」、「理解古今多元文化,進行議題探究與思辨,以形成面對生活、社會、職場的反省力與創造力」、「借助於當代科技,啟發學習動能,善用以國語文開拓眼界、關懷並改善世界的力量」。

課程設計原則包括四項:(1)自主行動:提升國語文素養及思辨能力,啟發學生自主學習,運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,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; (2)溝通互動:激發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以表情達意,在生活中達成有效的溝通;(3)社會參與:引導學生關心公共議題,欣賞不同族群的多元文化特質,培養良好的互動素養,強化職能發展,提升生活品質及國際視野;(4)適性發展:針對校園特有的文化,依學生需求,規劃開設多元課程,引導學生多元學習,發展潛力。

課程設計需要融入的議題則包括:在自主行動方面,融入生命、閱讀素養、品德、生涯規劃等議題;在溝通互動方面,融入性別平等、科技、資訊、家庭教育、戶外教育、國際教育、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;在社會參與方面,融入人權、環境、海洋、法治、科技、能源、安全、防災、多元文化等議題。

綜觀媒體素養核心能力與國語文課程設計,存在許多交集,筆者認為融合兩者的可行策略有三:(1)博覽群媒,認識多元議題;(2)思辨內容,鑑別品質成見;(3)創造內容,分享訊息觀點。

參、策略一:博覽群媒,認識多元議題

國語文課綱強調「獲取專業知識和跨領域學習」,藉由閱讀「掌握當代課題」,認識性別平等、人權、 環境、海洋、品德、生命、法治、科技、資訊、能源、安全、防災、家庭教育、生涯規劃、多元文化、閱讀素養、戶外教育、國際教育、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,以培養關懷社會的素養與能力。 要做到這些,可以運用媒體素養近用(Access)能力強調的:在多樣媒體和資訊來源中瀏覽、搜尋、篩選、取用、管理資訊。具體做法有三:認識媒體生態、篩選優質媒體、獲取合用資訊。

一、認識媒體生態

當前媒體生態,不再是報紙、雜誌、廣播、電視等大眾媒體獨尊,而是大眾媒體與個人媒體、利基媒體、數位平台競合。首先,公民上網產製訊息和觀點,成為個人媒體,例如公民記者、知識型網紅;其次,專注特定領域、服務特定社群的利基媒體興起,有的深耕環保、有的專攻女籃、有的關懷移工、有的聚焦動保;第三,數位平台崛起,包括Google、Yahoo等入口網站,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Line等社群媒體,它們本身幾乎都不產製內容,但卻是公民和各種媒體生產、傳送、接收、交流內容的主要平台。

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放寬視野,跳脫大眾媒體的框限,在四類媒體競合的傳播情境中,尋找更多元、更獨特、更合用的資訊;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四類媒體的優勢和隱憂,例如:大眾媒體具有悠久的專業傳統,但許多媒體因營收下滑而犧牲品質,走上置入行銷、黨同伐異、捕風捉影的歧路;個人媒體,實現人人發聲的傳播直接民主,帶來豐富多元的聲音,但也帶來資訊爆炸、假訊息氾濫等隱憂;利基媒體亦然,創辦門檻低,讓欠缺資源的專業人士也能辦報實踐理想,但也讓別有居心的人士開設內容農場,混淆視聽、謀取私利;數位平台,建構空前龐大、迅速的資訊集散中心,但把關鬆散,品質不一,而且以演算法影響資訊能見度,將網民聚合成一個個立場相近的「同溫層」,阻礙多元觀點對話。

有關媒體生態的討論,推薦閱讀黃哲斌2021年出版的《未來媒體我看見》一書。

二、篩選優質媒體

四類媒體豐富多樣,但良莠不齊,如何篩選出可信、優良、合乎需要的媒體來看,成了關鍵課題。

以國語文課綱認為應該融入的議題為例,多數大眾媒體只是偶爾提及,卻有利基媒體專注報導,例如:性別平等有《網氏/罔市女性電子報》、《女人迷》、《她渴望》;人權和多元文化有《報導者》、《焦點事件》、 《苦勞網》、 《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》、《移人》;環境、海洋和能源有《環境報導》、 《環境資訊中心》、 《低碳生活部落格》;法治有《法律白話文運動》、 《花惹法理學》;科技和資訊有《泛科學》、《泛科技》、《區塊勢》;原住民有《Mata ‧ Taiwan》;國際有《換日線》、《轉角國際》、《地球圖輯隊》、《全球之聲》、《土女時代》、《阿非卡》、《世界微光》;安全和防災有《震識》;閱讀素養有《Openbook閱讀誌》。

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切合課程主題的優質媒體,也可以設計作業,請學生推薦他們認為優質的媒體。從學生的推薦名單中,可能發現學生以為優質,其實是內容農場或隱含其他問題的媒體,老師可以給學生機會教育,幫助他們提升鑑別媒體的能力。

三、獲取合用資訊

篩選出優質媒體後,會面臨一個問題:優質媒體眾多,如何一手掌握?

這時可以運用RSS閱讀器,例如Feedly、Inoreader,具體用法為:將閱讀器加到瀏覽器的書籤中,看到優質好站時,就複製網址,貼到閱讀器的「Add new」之中,按下確定鍵完成訂閱,從此不必再到這個好站, 只要打開閱讀器, 好站最新文章的標題和摘要都會出現在閱讀器;筆者用這個方式訂閱上百個網站,每天開啟閱讀器,不到一秒鐘,就能看到上百個網站所有的最新資訊。

不過,訂閱的媒體再多,也難以涵蓋所有優質、合用的資訊,這時可以用「Google快訊」來補強。做法為:在「Google 快訊」設定想要追蹤的關鍵字, 如「媒體素養」、 「技能競賽」、 「性別平等」, 設定好之後,只要Google檢索到的任何文章提到這些關鍵字,Google都會通知設定者去看。

老師可以設計作業,要求學生訂閱媒體、追蹤關鍵字,再從獲得的資訊中,挑出最可信、獨特、實用的文章,與全班同學分享,老師再加以講評,藉此提升學生的資訊鑑賞能力。

此外,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獲取的優質內容存檔,例如多申請一個Gmail帳號來儲存好文,逐步建立個人資料庫,為自主學習,乃至未來的工作、生活,儲備訊息、觀點和知識。

肆、策略二:思辨內容,鑑別品質成見

國語文課綱強調,課程目標在「議題探究與思辨」,具體內涵要「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」、「提升思辨能力及專業知能」,進而「反思當代課題的解決策略」。要做到這些,可以運用媒體素養分析和評估(Analysis and evaluation)能力來理解訊息,並使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訊息品質、真實性、可信度與觀點,同時考慮訊息的潛在影響或後果。具體做法有三:思辨訊息真偽、思辨訊息成見、思辨訊息公共性。

一、思辨訊息真偽

如前所述,網路和數位工具的普及,讓每個人都能上網發送訊息,實現傳播直接民主,卻也讓陰謀者有機可趁,惡意假造錯誤訊息來牟取政治或經濟利益。巴黎民調機構易普索(lpsos)對全球25個國家的調查發現,86%受訪者至少被假訊息騙過一次;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,假訊息比真訊息被轉發的機率高7成、傳播速度快6倍,政治類假訊息又比其他類快3倍;英國BBC更報導,2020年1至3月,全球因誤信COVID-19假訊息而死亡的人數,至少800人;思辨訊息真偽,已經成為攸關生命安全和政治民主的重要課題。

思辨真偽,可以指導學生參考專業組織的建議。例如: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提出8個判準:(1) 評估報導的媒體是否權威?(2) 查核作者是否可信賴?(3) 檢查發布日期是否是舊稿新用?(4) 摒除偏見,反思自己是否輕信和自己立場相符的訊息?(5) 詳細閱讀,看看是否有題文不符的狀況?(6) 檢視內容引述的資料來源是否可信?(7) 檢視是不是混充新聞的笑話?(8) 向專家請教;又如:《報導者》指出7個辨認要點:(1) 確認連結是否偽造;(2)檢查來源是否為具有公信力的網站或媒體 ;(3) 注意文章格式是否不尋常,是否充斥錯字、奇怪的排版;(4) 檢查圖片有沒有可能是假造;(5) 注意文章日期是否正確、是否遭到竄改;(6) 確認作者和資料來源是否清楚、可信;(7) 查看有沒有其他具公信力的媒體報導同一件事。

若個人難以斷定真偽,還可以到專業查核機構的網站查詢,查核機構包括:台灣事實查核中心、MyGoPen、Cofacts 真的假的、蘭姆酒吐司。此外,還可以安裝 AI 對話機器人「美玉姨」,「美玉姨」 連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, 只要邀請「美玉姨」加入 Line 群組, 群組裡若有人貼出已被查出的假訊息, 「美玉姨」會立即回應「這是謠言」, 提醒使用者不要上當。

老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這些判準和工具,也可以鼓勵學生加入事實查核組織擔任志工,更直接體驗和學習思辨真偽的知能。

二、思辨訊息成見

查核真偽之外, 也要解析媒體的成見。 媒體很少故意造假, 但經常只報導或凸顯部分事實,來反映媒體的立場或偏見。

在立場方面,例如:2019 年 11 月 22 日, 郭台銘到土城輔選無黨籍立委候選人李縉穎, 他透露曾告訴國民黨主席吳敦義, 反正國民黨在同區提名的候選人林金結不會贏,他也表示隔天要幫另一區的國民黨候選人林國春站台,認為國民黨立委多選上幾席不是壞事。當天,《自由時報》標題為:「私會吳敦義;郭台銘:我跟他說『反正林金結也不會贏』」,凸顯郭台銘與國民黨「分」的一面;《聯合報》標題則是:「與藍還有聯絡;郭台銘:國民黨立委多選幾席不是壞事」,強調郭台銘與國民黨「合」的一面。

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看幾家媒體,比較不同媒體對同一則新聞的切入角度、用字遣詞,從中看出媒體的立場。比較媒體最簡單的方式是上Google News和YouTube News,Google News會彙整同一事件各家媒體的文字報導、YouTube News則彙整影音報導,方便使用者評比新聞。

在偏見方面,例如報紙經常出現「驚悚女精神病患 強壓病友臉盆溺斃」、 「重度精神病婦人 深夜持刀傷老母」、 「精異男抓狂 當街砍傷 2 外國人」、「精障男酒醉路倒 追砍救護員」之類的標題,凸顯施暴者的精神障礙背景,可是當非精障者做出同樣行為時, 媒體標題從來不會寫「非精障者」施暴。這是對精障者的污名化,精障者其實比非精障者更溫和, 現任衛福部長薛瑞元十多年前就透露, 精神醫學的統計顯示,心智障礙者攻擊他人的比例只有一般人的三分之一。

媒體普遍的偏見,很難藉由比較新聞來破解,老師可以提醒學生,注意媒體報導時,凸顯什麼片段的事實、進行怎樣的歸因,進而思考這樣的凸顯和歸因是否會對特定族群構成歧視、誤解,以此來思辨偏見。

三、思辨訊息公共性

思辨真偽和成見之外,若要進一步做到國語文課綱強調的「議題探究」、「反思當代課題的解決策略」,就需要尋求更優質、更有建設性的報導。

媒體的報導取向可以粗略分為兩種:市場導向或公共導向。市場導向以獲取利潤為目的,為了吸引更多民眾閱聽、賺取更多廣告收益,大幅炒作政爭、八卦、消費資訊,很少嚴謹探討政治、經濟、社會議題;公共導向則以提升民主政治和公眾生活品質為目的,將民眾視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,而非好奇觀眾,因此在報導事件的同時努力傳遞知識,並且發掘問題、釐清病因、探討對策、促成改革行動。

公共導向的媒體主要是公共電視、非營利媒體(如《報導者》)、社會企業型媒體(如《上下游》)、優質商業媒體(如《天下雜誌》);此外,台灣的新聞獎項,如卓越新聞獎、曾虛白新聞獎、吳舜文新聞獎,入圍和得獎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公共導向的優質報導。

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看公共導向媒體,並對新聞獎入圍和得獎作品進行分析,從中瞭解專業報導如何探討當代社會議題、提出什麼解決策略。

伍、策略三:創造內容,分享訊息觀點

國語文課綱的課程目標強調「關懷並改善世界」,基本理念要求「促進族群互動與相互理解」,核心素養鼓勵「善用語文的表意功能和溝通技巧」、「主動參與公共事務」,學習表現要求「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」、「能使用電腦編輯作品,透過寫作分享生活、學習和專業成長的多元經驗」。這與媒體素養創造能力(Creation)強調的:創作媒體內容來表達自我,與他人交流、溝通,實踐民主參與,方向一致。在實踐上,可以鼓勵學生記錄生命、關懷社區、探討議題。

一、記錄生命

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記錄自己、家人,以及身邊的人的生命故事。例如,部落客JOE寫出全盲、洗腎、無法工作的舅舅賴伯達,將政府發給的救濟金捐出,幫助貧童,連捐十多年,總額上百萬,呈現大眾媒體少見的正向新聞;再如在高雄工業區長大的謝嘉心,描述她擔任拖車師傅的父親,如何從小學徒、半桶師、出師到鍛鍊出引以為傲的技術,寫成《我的黑手師傅》一書,展現技術工人足以自豪的一面;又如,長期投身勞工運動的顧玉玲出版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,記錄幾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付出,以及渴望成為我們一份子,卻一再受挫的故事,幫助讀者深入瞭解移工族群。

二、關懷社區

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記錄社區發生的事,無論是自家社區還是自己關切的社區。例如:宜蘭縣北城國小老師李易倫帶領五位高年級學生拍攝紀錄片,探討自己故鄉宜蘭農舍越蓋越多、破壞農地農用原則的問題,他們的紀錄片《田‧滿》贏得2015年神腦基金會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國小組全國金牌獎;又如新北市新莊高中媒體服務隊學生,以三年時間往返宜蘭縣南澳鄉的泰雅族部落武塔村做紀錄,探討將泰雅文化融入課程的實驗教育,能否留住泰雅的靈魂,還是會削弱學童的競爭力,他們的紀錄片《翡翠少年》反思城鄉差距、文化傳承等議題,2022年10月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首映。

三、探討議題

記錄之外,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探討切身議題,發表學生觀點。例如:2019 年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前夕, 高雄中學等校學生聯合發表「終結放榜新聞:拒絕成功模板,停止製造神話」專文, 質疑媒體每年炒作「哪間學校有多少個滿級分」的報導取向, 希望終結升學主義對成功的狹窄定義,學生發聲行動得到輿論支持,糾正了媒體的偏失;技術型高中學生也可以針對技職教育的重要性、技職人的社會貢獻,撰寫報導、發表意見,讓大眾聽到技職人的心聲、看到技職的多元價值。

記錄生命、關懷社區、探討議題,不僅能實踐國語文整理個人經驗、分享成長故事、促進相互理解、改善社會國家的目標,也有助於提升「語文的表意功能和溝通技 巧」。例如:美國程式設計師林奇(Michael Lynch)開設部落格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,寫了半年多,每月訪客不過二三百人,他意識到自己的語文和溝通能力不足,以每小時55美金的高價聘請一位資深編輯教他寫作,編輯指導他清楚呈現論述目的、把內容寫成故事、用字精確流暢,短短兩個月,訪客激增450倍,他的影響力大增。

老師們若能鼓勵學生藉由創造內容來提升國語文能力,就能幫助學生像林奇一樣,增強自己的傳播能量和社會影響力。

要帶領學生創造內容,可以參考公共電視「PeoPo 教育資源網」,這個網站提供「公民記者 123」、 「公民記者經驗分享」、 「一分鐘影像說故事」、 「拍片上手的技巧」、 「地方議題分享」、 「公民新聞論壇」等影音教學資源,還有彙整新聞專家演講影片的「PeoPo講堂」,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入門,跨出自製內容的第一步。

陸、結論

總之,媒體素養與國語文教學可以相輔相成。媒體素養強調在多樣媒體中瀏覽、搜尋、篩選、取用資訊,可以幫助學生「掌握當代課題」、「獲取專業知識和跨領域學習」;媒體素養著重以批判性思維來分析訊息品質、真實性、觀點、潛在影響,有助於「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」、「提升思辨能力及專業知能」、「反思當代課題的解決策略」;媒體素養鼓勵創造內容來表達自我,與他人交流、溝通,實踐民主參與,也有助於「善用語文的表意功能和溝通技巧」、「分享生活、學習和專業成長的多元經驗」、「促進族群互動與相互理解」、「主動參與公共事務」、「關懷並改善世界」。

推動媒體素養融入國語文教學時,除了參考上述的策略和資源,還可善用兩大媒體素養網站:一是教育部「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」,提供教案教材、講義、教師研習課程資料,以及專題演講、數位課程、主題文章;二是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,提供有關媒體角色、媒體產製、媒體再現、新媒體、錯假訊息、媒體近用的教學素材。老師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,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。

期待媒體素養與國語文教學共融共好,學生們都能在博覽群媒、思辨訊息、創造內容的過程中,提升表情達意、有效溝通、改善世界的能力,成為有知識、有技能、能實踐、肯利他的積極公民。

––本文發表於教育部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國語文推廣中心網站,網址:https://vtedu.mt.ntnu.edu.tw/nss/chinese/freeze/5a9759adef37531ea27bf1b0/vM7wkbe9535/63806d2bbf658f4af43c52c8?vector=private&static=false

--

--

陳順孝,人稱阿孝,種過田、擺過地攤、編過報紙頭版、當過電視台董事、做過新媒體監事,現任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,簡歷:https://axiao.tw/about